Posted: 2005/2月/18 9:09下午 | IP記錄
|
|
|
心理健康的培養和自我管理
l•心理健康的培養
首先,應從胎兒期的心理健康開始,孕婦應保持情緒穩定,保證給胎兒的良好影響。孕期母親嚴重焦慮、高度緊張、情緒波動等心理 困擾,均會導致孩子成長後情緒不穩定。易激惹或多動。其次是嬰幼兒期的心理衛生。能獲得母愛及有依賴感的嬰幼兒,對其情緒及智能 有利健康發展;培養開朗、進取的性格和適應能力十分重要。第三,是童年期的心理衛生,發展心理學稱此期為「第一反抗期。由於童年 期興奮過程占的勢、好奇心強、自由活動能力增強,表現反抗心理。父母和老師應理解童年期孩子的正常心理狀態,通過因勢利導,培養 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增強兒童分辯是非的能力。第四,青春期及青年期心理衛生。青年人隨著生活領域戰和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同 社會接觸交往更加頻繁密切。父母、老師應引導他們,青年人自己也應學會正確看待自己、人生和社會,鍛煉克服困難和充滿信心的頑強 性格。第五,中年期心理衛生,應經常調整心理平衡,避免因各種矛盾引起心理上的較大波動,怪善廠控制自己的情緒,辦事不操之過急 堅持實事求是,適應社會、第六,老年期心理衛生。應積極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腦力勞動或體力活動,保持較廣泛的興趣,與親朋故友保 持社交聯繫並交結新朋友。為老人準備和諧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以利於保持樂觀情緒和安度晚年。
2,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
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是指個人為維持心理健康的需要自己所進行的健康活動。包括自我發現、自我認識、自我處理為改進個人生活環 境和維持個人心理穩態而採取的一切行為與措施。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比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範圍更大,更突出心理健康的促進和自覺性 。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是健康自我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人人需要健康,健康需要自我管理。社會心理衛生實踐應教育服務對像加強自我 心理健康管理,增強自我心理健康意識和提高自我心理健康能力。鼓勵服務對像積極主動參與各種心理健康活動。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包 括:
l。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的醫學知識:這是自我心理健康管理的基礎,如世洛修養、處理人際關係等。
引培養良好的性格,提高心理素質:主要指個人應付、承受及調節各種心理壓力的能力,如情緒是否穩定、愉快,意志是否頑強、果 斷,人際關係是否和諧,反應是否適度。
3。改變不良行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這是免除一些疾病的根本方法,如生活規律、經常運動、不吸煙 、少飲酒、戒毒、戒賭,胸懷坦蕩,工作生活有張有弛等。
4)創造良好的小環境;主要指家庭的物質、心理環境,如生活、學習。休息和娛樂條件,家庭成員問和睦相處、關心照料等,這對 保持良好的心理環境有著積極的作用。
5)建立個人心理健康檔案,制定心理健康計劃(目標、措施),並做好定期自查,以大存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