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2004/11月/20 3:16下午 | IP記錄
|
|
|
童貞教育 即沒有婚前性行為,結婚前必須是童男貞女的教育。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封建社會的性道德觀念均把童貞作為對女性的苛求。婚前 不能保持童貞的女性稱為失貞,失貞是極大的過錯和恥辱,輕則受到家庭、家族和社會的歧視,重則會遭到宗法制度下私刑的迫害,甚至 被處死。封建社會單方面要求女性保持童貞,反映了夫權制度下男性對女性的人身佔有,以及通過對童貞的嚴格要求保證私有財產的血緣 繼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女性的童貞要求有其積極的一面,即保護少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殖健康的實際需要。如果少女在婚前不受性約 束,不但容易受到男性的性侵害,而且也難發生自願的性行為。婚前性行為的主要後果是未婚先孕男性可能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少女懷 孕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後果,古代墮胎十分危險,常常引起大出血或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如果生下私生子,不僅個人和家庭的名譽嚴重受 損,而且直接影響門當戶對的婚姻,妨礙一生的幸福。此外,婚前性行為也可能傳染性病和引起女性生殖系統的非特異性感染,子宮、輸 卵管的炎症會使少女的身體健康和生育能力受到損害。諸如此類的種種因素都促成了對女性童貞的要求。因此,古代對女性童貞的嚴格要 求也體現了人類生存發展的歷史性需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能簡單 地認為這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和壓迫。
中華民國成立後,在反對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廢除封建包辦和買賣 婚姻的基礎上,不僅實行了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而且還形成了男女在婚前都要保持童貞的新風尚。作為一種新的性文明觀念,使歷史上 片面要求女性保持童貞發展為對男女兩性的平等要求,這是婦女解放運動史上的一個革命性進步。現實生活已經證明,這種變革是有利於 人類生存發展的,既有利於預防艾滋病、性病和保護生殖健康,也有利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社會安定。
西方的婦女解放運動卻向著另一個方面發展,即女性追求性自由,反對貞潔觀念,要求像封建社會的男性一樣不受性約束,婚前不必 保持童貞。對婚前保持童貞的否定招致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後果,出現大量少女懷孕和少年媽媽,中途輟學少女的文化程度低下和缺乏謀 生能力;單親家庭中的未婚子女教育不足和重蹈父母覆轍,進而一代代形成惡性循環,造成一個就業能力低、犯罪率高的底層社會。青少 年吸毒、賣淫、暴力,艾滋病性病蔓延,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否定童貞的嚴重後果已經困擾著西方社會,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中 小學的教育已經開始強調不要有性行為的禁慾教育,要求男女青少年都推遲性行為,並且正在掀起一個男女青少年都要保持童貞的貞潔運 動。
中國必須汲取西方社會性自由的教訓,不僅要在中學,而且應該在高等學校開 展童貞教育。男女青少年都應保持童貞,這樣才有利於促使形成良好的性文明社會風尚,這應該成為社會輿論導向的重點。
事實證明,有理想、有抱負、積極向上的的青少年,能夠比較容易地克制性慾衝動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有益於排除由性問題引起 的種種可以干擾學習的消極因素,而不致對身心健康帶來任何損害,這對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相反,缺乏良好教育和正確 社會輿論引導的青少年,往往胸無大志,沉湎於尋求感官刺激,放縱性本能,結果嚴重損害身心健康,影響事業前程和一生的幸福。近代 心理學關於情緒智商的超大型研究表明,善於克制本能慾念的衝動,延遲慾望滿足的自制力,能夠有效調整自己的情緒,具備這種品質的 青少年,無論在學習成績和未來事業發展上,都明顯優於缺乏這種能力者。對於性慾衝動的約束能力則是評價情緒智商的一個極重要指征 ,童貞教育的重要意義也正在於此。由此可見,童貞教育實質上是關係著文明人類的事業和幸福,以及文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重大課題 。
|